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-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-久爱www免费人成福利播放-色在线免费视频|www.hesky.xyz

嘉和獎杯經典案例 嘉和獎杯

21大學生世界華語文學人物盛典頒獎 王德威談華夷風

日期:2017/6/8

 

 

      2017年6月7日下午3點,騰訊文化、京東圖書、人民大學聯合主辦的“21大學生世界華語文學人物盛典”在京舉辦。盛典的致敬對象,是全球為華語文學寫作、研究和推介做出重要貢獻的作家、學者與翻譯家。參與的初審評委是5位著名作家、批評家和學者,終評委則是21位人大創造性寫作研究班的青年作家。今年是這一盛典首次舉辦,首位致敬對象為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王德威。

      本場活動的主持人蔣方舟表示,中國故事僅僅靠中國作家的講述是不夠的。她以夏志清“發現”一度被中國文學研究所忽略的沈從文、張愛玲為例,稱海外學者“非常耐心地、有溫情地打撈起被中國人自己忽視的文學大家,另一方面,又以非常嚴格的世界標準要求文學,督促我們進步”。

 

     來自21位人大創造性寫作研究班的張楚朗讀了王德威授獎詞。授獎詞稱,王德威是華語文學寫作、研究和向世界推介的最為不可忽略的一道身影。他的文學批評自“有情中國”的歷史觀和“被壓抑的現代性”為起點,在文學、歷史、政治和現實之間追根溯源,為中國現、當代文學和文學史研究開拓了新的方法論和思想資源。而王德威先生和其他海外學者在2006年提出的“華語語系文學”(Sinophone Literature)的概念,旨在強調中國的域外經驗,重新發現、整合到不同時代、不同國別和地域的華人社團和社群的華語文學。

     接下來,從美國遠道而來的王德威發表了名為“‘華夷風’——華語文學的視界”的演講,具體談及什么是華語語系文學,什么是“華夷風”。

     王德威說,“華夷風”這三個字,是他2014年夏在馬六甲老城一家古玩店的對聯式招牌上發現的——馬六甲是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重要港口,鄭和下西洋到過這里,馬六甲蘇丹迎娶過明代公主,這里吸引了大量中國移民,至今很好地保存著中國文化傳統。而馬六甲所在的馬來西亞,有超過700萬華人,漢字是他們族群認同的標記,也是他們在政治抗爭上的一個重要的號召物。

 

     不光馬來西亞,因經濟、戰爭等原因,大量華人移民世界各地,逐漸在當地形成了各種華語文化圈,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文學作品。簡單以“華僑文學”、“華語文學”、“漢語文學”等稱之,已不足以反映其狀況。因此,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史書美、王德威、耶魯大學的石靜遠,倡始提出了“華語語系文學”的概念。但三人的立場各有不同。王德威2007年出版《后遺民寫作》,就意在與史書美進行對話。

     提及“華夷”二字時,王德威稱,“夷”一開始并不具貶義。他觀察發現,“華”的傳統里從來包含了“夷”的元素。而在海外的已經成為被命名為“夷”的邊緣者,未嘗沒有對“華”的更深、更遠的助力。“華語語系的‘風’來回擺蕩在中原與海外,原鄉與異域之間,啟動華夷風景。”

      王德威用三個部分,進一步說明自己對“華夷風”的評價和想象。第一部分,是“世界里的中國”。他舉了幾個例子:二戰時期,日本占領了新加坡,華人少年王嘯平決定回到中國,參加抗戰。他的女兒王安憶后來以父親的經歷為背景,寫出了《傷心太平洋》。1968年,馬來西亞婆羅洲沙撈越華人少年李永平來到臺灣,他的寫作也是以想象的中國夢土作為出發點。而新加坡華人作家謝裕民,在《重構南洋圖像》一書中,描述了一對新加坡華人父子的尋根之旅,他們發現,自己的祖先是崇禎年間隨鄭成功流亡到臺灣的明王朝宗室。“有了這樣一個世界里的中國的想象,今天以中國大陸為基準的中國文學才能夠更為復雜和蓬勃。”王德威說。


     與此同時,中國大陸的作家也在面向世界。王德威稱,作家李銳在《張馬丁的第八天》中描寫了學習山西土話的意大利傳教士。徐則臣寫出了《耶路撒冷》。張悅然在《誓鳥》中寫到了下南洋的少女。雙雪濤寫出了《平原上的摩西》。“為什么是摩西呢?這突然之間讓我們理解,中國文學不只是中國土地上的文學,也是世界里的文學。”

      第二部分,是“中國里的世界”。臺灣外省第二代作家駱以軍寫出了《西夏旅館》,來自嘉絨藏族的作家阿來寫出了《瞻對》,臺灣排灣族女作家伊苞寫出了以藏族轉山為背景的《老鷹再見》,遲子建在《額爾古納河右岸》中寫鄂溫克族的故事,張承志寫出了《心靈史》……王德威認為,這些都說明中國原本就是復雜、多生、不同文化互動的,不僅僅是只有北京、上海等幾個文學據點。

      第三部分,是“烏托邦里的中國和世界”。王德威提及,馬來西亞華人作家黃錦樹定居臺灣,成為臺灣馬華文學的重要代表,寫成《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》等書。臺灣作家陳映真為理想付出了半生代價,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回到大陸。堅持左翼理想的,還包括臺灣旅美作家李渝、郭松棻、劉大任。“這些烏托邦里的作者,帶給我們各個不同的華語世界的想象。”

 

      “當我們討論華語語系文學的時候,我們又怎么安頓劉慈欣或者韓松呢?他們所想象的廣大的華語語系,不但是在地球上,而且是在星球上,在銀河里。”在演講快結束時,王德威反問。

 

      他列舉在非洲沙漠開始寫作生涯的三毛,在美國寫作的張愛玲、白先勇、哈金,在香港寫作的董啟章,在德國寫作的嚴歌苓……“這些作家以不同的場域,甚至實驗不同的語言,來想象他們心目中的漢語、他們心目中的中國、他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。” 從這個角度,王德威認為,“華夷風”一詞仍然值得人們進一步思考。

嘉和獎杯微信

7*24小時服務電話:18923426055

郵箱:sales@holywell.com.cn 電話:0752-3199091 地址: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區英光村南堤路三號D棟獎杯坊(嘉和)工藝品有限公司

Copyright ? 2014 香港嘉和實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:深圳外貿網站建設

關鍵詞:獎杯,獎杯設計,獎杯制作公司